客服热线:0379-63302876
惠中方案丨猪密螺旋体病临床症状及防治
- 分类:疾病防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9-09
- 访问量:697
【概要描述】猪密螺旋体痢疾,又叫猪血痢、猪黑痢、粘膜出血性下痢或弧菌性痢疾,是猪的一种传染性黏膜出血性结肠炎,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仔猪感染此病后,其特征表现为猪体逐渐消瘦、排泄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黏液、血液及组织碎片,猪场感染此病时,虽说致死率不高,但带病猪生长缓慢,甚至成为僵猪,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惠中方案丨猪密螺旋体病临床症状及防治
【概要描述】猪密螺旋体痢疾,又叫猪血痢、猪黑痢、粘膜出血性下痢或弧菌性痢疾,是猪的一种传染性黏膜出血性结肠炎,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仔猪感染此病后,其特征表现为猪体逐渐消瘦、排泄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黏液、血液及组织碎片,猪场感染此病时,虽说致死率不高,但带病猪生长缓慢,甚至成为僵猪,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分类:疾病防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9-09
- 访问量:697
猪密螺旋体痢疾,又叫猪血痢、猪黑痢、粘膜出血性下痢或弧菌性痢疾,是猪的一种传染性黏膜出血性结肠炎,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仔猪感染此病后,其特征表现为猪体逐渐消瘦、排泄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黏液、血液及组织碎片,猪场感染此病时,虽说致死率不高,但带病猪生长缓慢,甚至成为僵猪,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病原
猪痢疾密螺旋体为革兰氏阴性,长6-8.5微米,宽0.32-0.38微米,多为4-6个疏螺弯曲,两端尖锐,形如双雁翼状。新鲜的病料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活泼的蛇状运动,姬姆萨着色良好,但组织切片以镀银染色更好。
本菌为厌氧螺旋体,但对氧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菌体在空气中暴露10小时以内一般不会死亡(28-30℃),最适生长温度为37-42℃,本菌在含有牛、马、绵羊及兔等血液培养基上产生明显的R型溶血。在R溶血区内,不见菌落,有时可见云雾状表面生长或针尖状透明菌落。生化反应不活泼,仅能分解少数糖类,如对葡萄糖和麦芽糖,只能产生少量的醋酸、丁酸等。猪痢疾密螺旋体在粪便中5℃存活61天,25℃7天,在土壤中18天;纯培养在厌氧条件下4-10℃最少存活102天,零下80℃10年以上。本菌对一般消毒药及高温、氧、干燥等敏感。
本菌可产生溶血素,从本菌热酚水相提取物中获得两种抗原成分。一种为蛋白质(酚层中),在琼扩试验中,能与所有的猪痢疾密螺旋体抗体发生反应,为种特异性抗原;另一种为脂多糖(水层中),用琼扩方法可将该菌分为4个血清型,为型特异性抗原。
2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生无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体重多为15~50kg,不同品种猪群均可发生此病。突然更换猪饲养、长途运输、仔猪阉割、圈舍拥挤且卫生条件不好、饲养环境寒冷、饲料中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等均是本病诱发因素。猪密螺旋体病一旦发生,初期多数为急性,逐渐转为慢性,病死率可达15%左右。本病经过治疗后,病症消失,过一段时间,由于其他诱发因素影响又可复发。
3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往往于数小时内死亡,甚至见不到腹泻症状,这种病例不常见。
急性型:病例开始排黄色至灰色的软便,减食,体温升至40-40.5℃,数小时或数天之后,排出的粪便含有大量粘液和血丝。随着腹泻的发展,粪便变成水样,含有血液、粘液和白色粘性纤维素性渗出物的碎片,病猪拱背,有时踢腹,表现腹痛症状。由于长期的腹泻,导致脱水、口渴病猪憔悴、衰弱、消瘦,最后死亡,病程的长短相差很大,由数小时到数周。
亚急性和慢性型:症状较轻,粪便中含有较多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血液较少,病期较长,进行性消瘦,生长迟滞。哺乳仔猪通常不发病,或仅有卡他性肠炎症状,而无出血。
4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猪场生物安全建设,无发病史猪场重点防止本病的侵入,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同时建立密闭、隔离的种猪群饲养系统,引进种猪时须严格检疫(包括临床及血清学检查)。不安全猪场应限制及禁止输出种猪,猪群进行定期观察,随时淘汰疑似病猪。
2.治疗
发生本病时,病猪舍以50%惠奇400g+支原泰科250g拌料1吨全群连用7天,期间用惠氯威1:200倍稀释后对圈舍进行消毒,个别严重猪只用红诺注射液按0.1-0.2ml/kg剂量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剧烈下痢者还应采用补液、强心等对症治疗。但药物防治只能做到减少发病和死亡,难以彻底消灭,应逐步清除病猪群,培养无特定病原猪,建立健康猪群。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 邮箱:huizhongzhb@163.com 综合办: 0379-63302876 地址 : 洛阳市洛龙区政和路15号 豫ICP备1101793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3040200015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