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79-63302876
新型鹅细小病毒病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 分类:疾病防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8-28
- 访问量:559
【概要描述】由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引起的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SBDS)可导致鸭的“大舌病”,常出现胫骨骨折、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等症状。NGPV主要感染樱桃谷鸭、北京鸭、番鸭和半番鸭等。新型鹅细小病毒在鸭群中感染率为10%~30%,死亡率为2%~6%。NGPV既可通过粪口途径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鸭或种蛋垂直传播,耐过鸭易成为僵鸭或残鸭,病鸭体重仅为正常鸭体重的50%,淘汰率可达80%,使养殖成本增加、出栏率降低、不易销售,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新型鹅细小病毒病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概要描述】由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引起的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SBDS)可导致鸭的“大舌病”,常出现胫骨骨折、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等症状。NGPV主要感染樱桃谷鸭、北京鸭、番鸭和半番鸭等。新型鹅细小病毒在鸭群中感染率为10%~30%,死亡率为2%~6%。NGPV既可通过粪口途径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鸭或种蛋垂直传播,耐过鸭易成为僵鸭或残鸭,病鸭体重仅为正常鸭体重的50%,淘汰率可达80%,使养殖成本增加、出栏率降低、不易销售,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 分类:疾病防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8-28
- 访问量:559
由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引起的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SBDS)可导致鸭的“大舌病”,常出现胫骨骨折、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等症状。NGPV主要感染樱桃谷鸭、北京鸭、番鸭和半番鸭等。新型鹅细小病毒在鸭群中感染率为10%~30%,死亡率为2%~6%。NGPV既可通过粪口途径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鸭或种蛋垂直传播,耐过鸭易成为僵鸭或残鸭,病鸭体重仅为正常鸭体重的50%,淘汰率可达80%,使养殖成本增加、出栏率降低、不易销售,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病原学特征和理化特征
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依赖病毒属,是鹅细小病毒(GPV)经典株的一个进化分支,与鹅细小病毒(GP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2%~97.1%。但其感染宿主的类型、致病性、发病特征均有所不同,致病机制已发生较大变化。
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对外界环境和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强,在酸性、热性环境下的存活力较强,但对刺激性的消毒剂如氨水比较敏感,对紫外线也较敏感。对其他消毒剂,如0.04%甲醛和乙氧基乙烷有较强的抵抗力。
流行特点
1.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近年来,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SBDS)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在中国的各个鸭产区广泛存在,包括福建、山东、安徽、上海、河北、浙江、湖南和广东省。尽管鸭群的发病率在10%~30%之间,死亡率通常低于10%,但是该病导致的患鸭发育不良、短喙、体重减轻、胫骨易骨折等症状对中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
每年10月至次年的5月为本病高发期,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在低温环境中可存活数月及数年。该病毒对于阳光和温度敏感,夏季紫外线强,温度高,不利于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存活,导致感染率减少。
3.可垂直传播,危害大
研究发现,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感染雏鸭,这大大地增加了该病的危害性。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能在鸭胚中增殖,并能导致鸭胚出现生长迟缓和胚体出血的症状。
4.在水禽细小病毒群中谱系独特
系统发育树显示,从骡鸭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SBDS)分离的细小病毒属于鹅细小病毒相关水禽细小病毒群的一个独特谱系。
5.与经典的鹅细小病毒(GPV)存在明显的差异
鹅细小病毒(GPV)主要流行于雏鹅和雏番鸭并引起腹泻和神经症状,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主要流行于雏樱桃谷鸭、番鸭、北京鸭群并引起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SBDS),相比经典的鹅细小病毒(GPV),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在感染宿主的致病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6.与鸭圆环病毒共感染情况严重
近年来,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共同感染通常发生在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SBDS)的现场病例中。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复合感染模型,并对2种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性进行了评估,发现NGPV和DUCV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与单感染组相比,合并感染的致病性显著增强,合并感染对鸭子的生长发育影响更严重,并引起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NGPV可造成跛行、胫骨易折、上下喙萎缩导致舌头外露,使患鸭采食困难,体重减轻,大
大降低患病鸭的经济价值。最初感染NGPV的雏鸭无明显症状,一周后出现呆滞、精神沉郁,两周后开始表现出短喙、生长变慢等特征性症状。NGPV发病症状与感染鸭的日龄有一定关联。
2~4日龄。肉鸭出现腿软,站立不稳,走路时双腿分叉向外,呈八字脚,易摔倒。随后出现跛行,瘫痪,腹泻,病鸭仰面着地,挣扎着却无法站立,翻跟头,扭脖,不愿走动。
10日龄。肉鸭出现运动障碍,常见蹲坐式瘫痪,采食不便或无法采食,生长迟缓。
15日龄。病鸭开始出现上下喙较短,舌头伸出较大,采食困难,体型消瘦,腿短且无力、羽毛蓬乱稀少,病鸭精神差,表现持续腹泻,有的形成僵鸭,死淘率加大。
防控措施
1.疫苗预防
目前NGPV还没有特异的商品化疫苗,目前已有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SBDS的候选灭活疫苗。接种此疫苗可显著抑制鸭体内NGPV的复制,且该疫苗与油乳剂佐剂合用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2.增强雏鸭的抵抗力
加强环境管理,增强雏鸭的抵抗力。供应清洁饮用水和营养饲料。可在免疫期间和高发阶段连续使用加芪素(100g兑水1000斤)7-10天,增强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3.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及时消毒
出现上下喙萎缩、大舌头、跛行等特征性症状时要及时进行NGPV的检测。在引种时做好病原检测,禁止到发病疫区引种。患病鸭及时处理隔离,可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及时消毒,避免波及全群。
4.及时淘汰净化
养殖场内可能存在水平和垂直传播情况,感染鸭的不能留作种用。有条件的饲养场可以进行NGPV病毒血清筛查,发现抗体阳性的鸭要及时淘汰处理掉。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服务号
版权所有: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 邮箱:huizhongzhb@163.com 综合办: 0379-63302876 地址 : 洛阳市洛龙区政和路15号 豫ICP备1101793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3040200015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洛阳